关于《西和县 2021 年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项目(第三标段)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》的公示
依据《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(试行)》(环保部第42号令)等相关规定,现将《西和县 2021 年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项目(第三标段)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》的主要内容公示如下。
一、基本信息
原西和县扶贫氧化锌选厂地处西和县卢河镇歇台村,距柳卢河镇约 13km, 距西和县 20km。该选矿厂占地 6230m2,日处理铅锌原矿 75 吨,企业于1995年建厂,2012 年正式关停。由于早年生产过程中环保意识淡薄,生产过程中的原矿、废渣以及废水未能做到“三防”保护,对地块及周边造成一定程度污染, 阻碍了该地块的开发利用,同时对周边居民等敏感目标健康构成威胁。
由于早年生产过程中环保意识淡薄,生产过程中的原矿、废渣以及废水未能做到“三防”保护,对地块及周边造成一定程度污染,阻碍了该地块的开发利用,同时对周边居民等敏感目标健康构成威胁。
选矿厂关停后在厂区南侧围墙外遗留了部分选矿固废;生产车间、厂房、沉淀池等建构筑物原地闲置,车间内遗留大量选矿设备及电路等。
截止目前整个厂区由围墙及大门圈拦,为无主地块,当地村民未使用该处地块
二、调查结论
1、水文、工程地质调查结论
地块西高东低,地貌单元属于漾水河水系上游北岸 I 级阶地。主要为冲、 洪积成因造成的碎石土层和粉质黏土层组成。本次勘察查明,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块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着①杂填土、②角砾、②1 粉质黏土以及③板岩。通过本次勘察地表调查,地块内没有明显的泉点地表水出现。根据钻孔揭
露地层情况看,上部的①杂填土为弱透水层,②角砾层为强透水层、含水层。 角砾层中夹层②1粉质黏土层为弱透水层,弱含水层。③板岩的上部全风化层为含水层,下部强风化层为相对隔水层。
地块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、河流侧向渗透及山体风化壳裂隙水的侧向补给。地下水为河谷潜水,主要赋存于②角砾层的孔隙中,地下水位埋深介0.7~6.6m,年水位变幅约 1.00~2.00m。
2、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结论
根据初步采样调查检测结果分析,本地块土壤污染点位较少,污染深度较浅,在 0-1.5m 范围内。涉及污染因子主要为重金属铅、砷和锌。超标点位主要集中在粉磨浮选车间、沉淀池,原矿石堆存破碎区仅为锌超标,其他重金属类不超标。
CDZK-10 采样点位于原矿石堆存破碎区,采样深度 1-1.5m 的锌超标,超标倍数 1.14 倍,属于轻度污染。
CDZK-13 采样点位于地块内沉淀池东南角,采样深度 0-0.5m 的铅超标,超标倍数为 2.48 倍。采样深度 0.5-1.0m 的铅超标,超标倍数为 3.61 倍,属于轻度污染。
CDZK-19 采样点位于地块内粉磨浮选车间,采样深度 0-0.5m 的砷超标,超标倍数为 1.1 倍;采样深度 0.5-1.0m 的砷超标,超标倍数 1.12 倍;属于轻度污染。
经插值分析,地块各层受污染土壤各层叠加总面积 248.7m2,污染土方量合计为 354.34m3。
3、地块内固废调查结论
根据现场踏勘以及相关人员访谈结果,地块南侧围墙外空地有疑似历史遗 留选矿尾砂堆存,根据初步采样调查结论,现场堆存的尾砂量为 4249.40m3。地块南侧遗留固废堆存区的固废,按照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》(GB5085.3-2007),其污染物浸出浓度均未超过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(GB5085.3-2007)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,初步确定地块内遗留固废不属于危险废物。
按照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》(HJ557-2010),污染物 浸出浓度均未超出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GB8978-1996 表 1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(一级标准),初步确定地块内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废渣属于第 I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,需按照第 I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标准规范进行安全处置。
4、地表水污染调查结论
项目区附近的小西河上中下游断面水质监测指标中,出溶解氧外,其余指标 均未超出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,所检测的污染因子 Pi 均<1,地块周边地表水质量较好,表明地块内污染物未对周边地表水产生明显的影响。
地块内沉淀池内污水,采集的水样出现除了高锰酸盐指数、化学需氧量、生化需氧量和总氮超标外,各类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。
项目区中游河道底泥,重金属砷的检测浓度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筛选值,但由于本地区背景值点位砷含量偏高(18.5-31.6mg/kg),因此其浓度偏高你能代表受本地块污染物污染。
5、地下水污染调查结论
根据地块内及地块下游地下水监测井地下水水质污染检测结果,除地块东 侧下游地下水耗氧量超标外,其地下水水质良好,各类重金属均能达到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14848-2017)中Ⅲ类地下水标准,所检测的污染因子 Pi 均 <1,表明地下水未受到地块内污染物污染。
三、调查建议
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论,本地块土壤存在污染,主要污染因子为重金属锌、砷和铅,属于轻度污染。建议开展详细采样分析工作。详细采样分析是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,进一步采样和分析,确定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。
详细采样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有:
(1)通过在原矿石堆存破碎区的 CDZK-10 点位、粉磨浮选车间的 CDZK-19点位以及沉淀池的 CDZK-13 点位周边加密布点,进一步采样分析,准确的调查出土壤污染的范围和污染方量。
(2)围绕历史遗留固废堆存区的 CDZK-11 和 CDZK-12 点位,进行加密布点采样分析,一方面确定固废堆存区的堆存边界和深度,确定固废的堆存量,另西和县 一方面根据《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》(HJT298-2007)以及《工业固体废弃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》(HJ20-1998)规定,采集满足规范要求的固废鉴定样品数量,通过浸出毒性浓度检测,进一步定性固体废物的属性。
四、地块信息公示单位
单位名称:陇南市生态环境局西和分局
地址: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西峪镇叶大村
联系人:杨理
联系电话:13909399009